“预计2017年收入2.2亿元,净利润2600万元;2018年预计收入2.86亿元,净利润3600万元。计划2018年第四季度或2019年一季度申报IPO。”25日,济南市温州商会四届二次理事会期间,济南市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温作民反复揣摩南方一家公司的股权投资建议书“投资建议”这段话。
这是在济温商试水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一个缩影。“计划本月底投资这家公司,对于市场给出的合理估值价格、本次投资价格,合伙人十分关心,也同样期待会得到较高的投资回报。”作为温合基金合伙人及执行主席,温作民看重投资收益的背后,是这一只基金低调成立一年多以来,已经完成了5个投资项目,合伙人分享到了新兴产业的市场红利。

陆建林
“发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搭建一个平台,为温州商会会员企业的富余资金找寻一条回报可观的投资渠道。”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基金主发起人及投委会主席、山东省温州商会会长、济南市温州商会名誉会长陆建林直言。
据悉,早在去年7月,陆建林就带头发起,济南市温州商会商会10余家会员企业的负责人作为合伙人,共同出资成立了首只基金―――“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温合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下称“温合基金”),“首只规模为2亿元,随着投资项目的增多,会达到50亿元甚至百亿元。”按照陆建林的设想,在拓展温商企业融资渠道上,私募股权领域值得一试。
为了降低出资人的个人风险,温合基金采用“公司+有限合伙”模式,专门与具有10余年投管经验的楚商集团基金管理团队合资,设立了投资管理公司,再以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与LP(有限合伙人)一起,设立基金,合伙人现为16名。
温作民
“已投项目的当前收益率从8.02%到55.43%不等,5个项目分布于高新技术、生物医药、激光设备研发、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等产业,当前多数项目运作思路清晰、企业发展态势明显。”对于基金的投向,温作民透露。
据悉,温合基金已投项目多系新三板企业,处于“已申报”IPO阶段的有两家,其中一家先进制造业企业的投资成本仅为10多元,若成功上市,市场价预期将高达30多元,预测收益率超过120%;“Pre-IPO”(上市之前)的有3家,“投资于已经行至IPO市场门口的企业,比投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企业风险低,相对来说,基金投资风险小、回收快,可以获得相对较好的投资回报。”温作民坦言。
“作为直接融资的一种方式,温合基金支持创业、创新,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陆建林表示,山东金融改革的背景之下,活跃于济南的温商群体,迈出了在私募股权市场奔袭的首步。随着多层次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以温商群体为合伙人的温合基金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和平台作用,带动更多温商实现从传统产业到新兴行业的转型。